婷阅读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安禄山新史 > 第十三节 突来的会面

第十三节 突来的会面(第2/3页)

    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
必然会引来朝廷的嘉奖。张相虽然权势熏天,却也不能左右朝廷的决断!哈哈哈!到时难道还要怕什么刁老头吗?”贺知章狂笑道。

安禄山暗暗嘀咕,我可从来没有怕过什么刁老头!

不过人家正在兴头上,也不好意思打断,只得顺从的表示赞赏。

反正由于《同文杂志》的发行,现在同文馆已经声名在外,安禄山原来打响知名度的计划已经实现,对于现在将情况公开,也没多大意见。至于贺知章的安排能否实现,也没什么关系。

同时因为最近来看书的穷苦书生实在太多,以致有时都影响到了同文馆的正常经营,遂又委托贺知章他们,向朝廷上书,要求由安禄山免费供书,请朝廷出面,另辟地方建立图书馆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一间典雅而不失高贵的书房中,有个五六十岁的华服老者正在那儿批阅文书,他就是当今大唐,实际权力仅次于皇帝的宰相张说。

张说任中书令后,将政事堂改为“中书门下”,并“列五房,一曰吏房,二曰枢机房,三曰兵房,四曰户房,五曰刑礼房,分曹以主众务焉”。同时,政事印为“中书门下之印”。这一改制,使政事堂有其所辖部门与属官,由宰相议政之所变为朝廷最高权力机构。

权力的集中,让他要处理的事务也增加了不少,不过张说是一个有多大的权欲,就有多旺盛的精力,眼前的这些事务,只能刚好让他不致闲下来。

正在看文书的张说,突然被其中一份摆放了很久的文书所吸引。静静的看了一会儿,突然低声说道:

“来人!”

“相爷有何吩咐?”一直在外面侍候的侍卫立刻进屋行礼。

“让礼房主事明日传同文印刷馆的安禄山答对,现在就……不,直接让那个安禄山明天到中书门下答对吧!本相要亲自见见这位,才三个月就让长安人人知晓的安先生!”张说红润的脸上,露出一个不知道是笑是恨的表情。

“现在就去吧!”

“是!”侍卫应声下去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安禄山没想到,他刚刚委托贺知章、王维他们,号召各学的学子向朝廷建议要求建立图书馆,就在当天下午接到了,张说传自己第二天至中书门下会面的命令。

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命令,安禄山心中犹疑不定。把握不准张说到底是为什么会突然召见自己。最好的猜测,也是最理想的情况,就是张说从这几天长安城流传的同文馆消息中,听说了自己的名字,为了那个贡品印刷机召见自己。如果是这样的话,安禄山只要带上那本蔡邕集注《吕氏春秋》,就肯定能赢得一个好的结果。

但还有一种可能,从时间上推算,此时距离那个刁老头的挑拨,应该也是刚刚好。如果是为了刁老头的缘故召见自己,那恐怕是不怀好意了。就算不因为张嘉贞的缘故故意刁难自己,肯定也得要自己让出一部分利益,送一点礼物才行。

现在最有可能的,还是第一个。毕竟张说不是闲得可以随时接见刁老头这样不入流人物的。当然也不排除其他可能,不过不管怎么样,安禄山都必须在明天进大明宫中书省官署,去见他就是了。

安禄山平时虽然小心谨慎、处处准备,但多少还是有点大大咧咧。钱财是身外之物,少了点以后可以再赚;故意刁难的话,凭自己的本事,应该也能将张嘉贞的关系撇清。想通这一点,安禄山在做了一些准备后,终于又可以安心的睡觉了。

虽然早就做好了准备,但是当安禄山穿过重重戒备,来到大唐政治枢纽的中书门下时,还是有种双腿发软的感觉。

到不是说现场的气氛,虽然金吾卫巡街、禁卫军站岗,好歹安禄山在现代也是进过大会堂,看过大阅兵的,对于现在并不正式的气氛,好奇大过震慑。

只是好奇也不能当饭吃呀。五更二点,第一通开门鼓在大内刚刚响起的时候,他还在睡觉,第三通鼓一响,坊门大开,安禄山才准备起床。只是刚起床,就被拿了牌子来接人的金吾卫带走。早饭只吃了一口糕饼,没喝一杯水,当他来到中书省官署的时候,腹中自然早就开始唱空城计了。

如果张说立刻接见他了,那也没什么,但问题是,在宣正殿西侧的中书省等到了中午,才得知张说被皇帝留下独对,让侍卫给安禄山安排一点吃食。

皇宫中那里吃的东西不少,但那里有那么多可以给安禄山。最后只能就着一壶还算香甜的凉茶,吃下两个干巴巴但味道还不错的硬饼。安禄山又在侍卫不耐烦的脸色中,借了一个马桶,偷偷了解决了一下憋了一上午的水库。

虽然被侍卫歧视的眼神气的要死,但心中还暗自宽慰,至少大明宫不像凡尔赛宫,还有马桶准备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